requestId:68c8501d576e46.76358139.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9年11月20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鮮祖德,經普辦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李曉超,經普辦常務副主任、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曾玉平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毛盛勇介紹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鮮祖德先生,經普辦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李曉超先生,經普辦常務副主任、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曾玉平先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毛盛勇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下面,先請鮮祖德先生作介紹。
2019-11-20 10:01:31
鮮祖德:
謝謝主持人。同志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按照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密切協作配合,160多萬普查人員艱辛努力,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已完展覽策劃成數據采集和主要數據匯總工作。今天,舉辦新聞發布會,向大家通報相關情況和主要數據。
一、普查主要特點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目的是開幕活動全面調查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布局和效益,了解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產業形態的現狀以及各生產要素的構成,摸清全部法人單位資產負債狀況和新興產業發展情況,進一步查實各類單位的基本情況和經濟活動,全面準確反映改革發展新進展,為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科學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數據支持。普查的對象是在我國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普查標準時點為2018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資料為2018年年度資料。
2019-11-20 10:02:46
鮮祖德:
這次經濟普查的主要特點有: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各方面保障有力。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經濟普查工作,李克強總理對開展經濟普查提出明確要求,韓正副總理擔任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組長。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全國鄉鎮、街道和縣以上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均組建了普查機構,做到人員到位、措施到位、經費到位,確保了普查順利實施。
二是科學設計,普查方案執行有力。加強頂層設計,著力提高普查的科學性、規范性。經過6個省(市)普查專項試點、5個省(市)普查綜合試點檢驗,制定了《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方案》及13項業務流程,組織開展多層級、系統化的業務培訓,開展地毯式單位清查。對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進行全面普查登記,實時監控普查數據采集、上報,確保普查數據真實可靠。
三是創新手段,信息化水平提高。積極應用“五證合一”改革成果,有效減輕調查對象負擔和普查成本。共有34個部門作為國務院經濟普查辦公室成員單位參與普查,充分利用部門行政記錄和業務資料,通過比對、合并生成單位清查用底冊信息和普查用底冊信息近億條。擴大聯網直報單位范圍,使用手持移動終端(PAD)采集數據,首次應用行業代碼自動識別賦碼技術,推進大數據和普查數據融合,大大提高了數據采集處理效率。
2019-11-20 10:04:54
鮮祖德:
四是依法普查,違法案件及時查處。嚴格執行新修訂的《全國經濟普查條例》,建立健全普查數據質量追溯和問責機制,全面實施嚴重統計失信企業公示和聯合懲戒制度,加大普查違紀違法行為查處力度。普查期間,國務院經濟普查辦公室累計受理61起普查違法違紀舉報線索,對39起違法違紀案件進行立案調查和執法檢查,及時通報曝光經濟普查違法案件,確保普查源頭數據質量。
五是強化指導,普查全過程質量得到保障。國務院經濟普查辦公室先后對普查各個階段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實現對全國31個省(區、市)普查調研指導全覆蓋。開展了我國經濟普查史上規模最大、組織最嚴密的事后質量抽查,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樣本單位進行了單位情況、登記規范性和指標差異情況核查。每個省都有一名向社會公開招募的義務監督員,全程參與事后質量抽查工作,充分發揮了監督作用。
2019-11-20 10:07:30
鮮祖德:
二、普查主要數據
(一)單位情況。2018年末,全國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2178.9萬個,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年份,下同)增加1093.2萬個,增長100.7%;產業活動單位2455.0萬個,增加1151.5萬個,增長88.3%;個體經營戶6295.9萬個。
按行業分,法人單位數量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大圖輸出649.9萬個,占29.8%;制造業327.0萬個,占15.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55.1萬個,占11.7%。
按區域分,東部地區擁有法人單位1280.2萬個,占58.8%;中部地區492.9萬個,占22.6%;西部地區405.8萬個,占18.6%。
按機構類型分,企業法人單位1857.0萬個,占85.2%,比2013年末增加1036.2萬個,增長126.2%;機關、事業法人單位107.5萬個,占4.9%;社會團體30.5萬個,占1.4%;其他法人183.9萬個,占8.4%。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1834.8萬個,占98.8%;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1.9萬個,占0.6%;外商投資企業10.3萬個,占0.6%。內資企業中,國有企業7.2萬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的0.4%,私營企業1561.4萬個,占84.1%。
2019-11-20 10:10:14
鮮祖德:
(二)從業人員情況。2018年末,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 38323.6萬人,比2013年末增加2721.3萬人,增長7.6%,其中女性從業人員14446.7萬人,占37.7%。第二產業的從業人員為17255.8萬人,減少2005.0萬人,下降10.4%;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為21067.7萬人,增加4726.2萬人,大圖輸出增長28.9%。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14931.2萬人。
按行業分,法人單位從業人員數量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制造業10471.3萬人,占27.3%;建筑業5809.1萬人,占15.2%;批發和零售業4008.5萬人,占10.5%。
按區域分,東部地區法人單位從業互動裝置人員21621.0萬人,占56.4%;中部地區9309.2萬人,占24.3%;西部地區7393.4萬人,占19.3%。
(三)資產負債和營業收入情況。從資產看,2018年末,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914.2萬億元。其中,第二產業法人單位資產占19.0%,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占81.0%。從負債看,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負債624.0萬億元。其中,第二產業法人單位負債占16.1%,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負債占83.9%。從營業收入看,2018年,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營業收入294.6萬億元。其中,第二產業營業收入占48.8%,第三產業營業收入占51.2%。
2019-11-20 平面設計10:13:02
鮮祖德:
(四)新興產業發展情況。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2018年末,全國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66214個,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17.7%。高技術制造業方面,2018年末,全國共有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企業法人單位33573個,比2013年末增長24.8%。研發投入方面,2018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企業法人單位研究與試驗發展(簡稱R&D)經費支出3559.1億元,比2013年增長75.0%,R&D經費與營業收入之比為2.27%。文化產業方面,2018年末,全國有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210.3萬個,比2013年末增品牌活動長129.0%;從業人員2055.8萬人,比2013年末增長16.8%;資產總計22.6萬億元,比2013年末增長118.3%。
總的來看,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家底,系統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獲得了極其寶貴的海量數據,是對國民經濟一次高質量的“體檢”。我們將會同各有關方面用好普查數據,推進數據開放共享,確保普查成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實現效用最大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統計保障。
2019-11-20 10:15:20
鮮祖德:
以上是發布的主要內容,我還想再講幾句。在普查期間,共有一億多普查對象積極配合填報普查登記表,有160多萬普查人員辛勤努力工作在第一線,有包括在座各位在內的新聞媒體朋友們的積極宣傳和報道普查工作,營造了大家支持普查、參與普查的良好輿論氛圍。在此,我代表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辦公室向廣玖陽視覺大普查對象、普查人員和新聞媒體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大家!
201啟動儀式9-11-20 10:17:57
壽小麗:
下面開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2019-11-20 10:19:43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從剛剛發布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相關情況看,此次經濟普查有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謝謝。
2019-11-20 10:22:50
鮮祖德:
謝謝您的提問。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為掌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大量基礎數據支撐,具有很大的意義。
關于普查,國際上有一句話“是和平時期的最大社會動員”。這次普查我們動員了160多萬普查人員,普查對象涵蓋了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普查對象1億多。并采取了“地毯式”的清查方式,工作量很大、難度很大。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和統一部署下,各部門分工協作,各級地方黨委政府分級負責,普查機構認真實施。經過兩年努力,完成了普查任務,達到了查實數據、摸清家底的目的。這次普查充分應用了現代信息技術,普查過程公開透明,全流程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及時查處普查中的違紀違法案件,確保數據真實可靠。普查結果真實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大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現在:
2019-11-20 10:23:06
鮮祖德:
第一,全面摸清了我國經濟家底。普查條例規定,經濟普查的對象覆蓋從事第二、三產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經過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國第二、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布局、效益,進一步查實了各類單位的數量、從業人員、資產負債、營業收入等基本情況。
第二,深刻反映了我國經濟結構的重大變化。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攻關期。經濟普查數據反映了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協調發展取得的新進展。比如從單位數量、從業人員、資產、營業收入等多方面看,第三產業占比均占有很大優勢,作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實至名歸。這次普查的數據顯示,第三產業的產業活動單位數量占第二、三產業總數的比重達到80.3%,法人單位資產總計也達到81%,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占比達到55%。再比如,工業結構也在改善,制造業轉型升級也有所表現。這次普查高技術制造業法人單位的數量參展占規模以上制造業的比重達到9.5%。
2019-11-20 10:23:38
鮮祖德:
第三,準確反映了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市場主體大量增加的新成效。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實推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市場主體大量增加,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普查數據顯示,全國共有從事第二、三產業的法人單位2178.9萬個,比2013年末增加了1093.2萬個,年均增長14.9%。產業活動單位2455萬個,增加了1151.5萬個,增長了88.3%,年均增長13.5%。
第四,全面反映了創新發展深入推進人形立牌、新動能培育壯大的包裝設計新進展。創新驅動發展在于深入經典大圖實施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蓬勃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我們統計上稱為“三新”。這次普查數據顯示全國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的規模以上企業法人有6.6萬個,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17.7%,比2013年增長了37.9%。全國有11.5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了新產品開發,比2013年增長了9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R&D經費支出比2013年增長55.7%,申請專利數量增長70.7%。
第五,為制定重大發展目標和改革提供了科學的數據支持。我國正處在向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在第一個百年目標即將實現的重要歷史節點,我們對經濟進行了一次全面“體檢”,摸清了經濟總量、結構、效益等關鍵指標,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改革任務推進具有重要意義。
2019-11-20 10:31:45
鮮祖德: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也將為全面總結“十三五”成就,謀劃“十四五”發展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由于經濟普查數據比常規數據更為詳實,按照國際慣例和實際情況,我們也將會對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進行修訂。同時,這次經濟普查取得了大量數據和積累了經驗,為統計工作自身的高質量發展、為數據庫的建設也將提供基礎數據。我們還將向社會公開進行課題招標,對數據開展深入分析和挖掘,做好各項數據服務。同時,也為即將開展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和脫貧攻堅普查提供經驗。謝謝。
2019-11-20 10:31:56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
這次普查較前三次有哪些創新點?作為一次大國“體檢”,這次普查發現了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謝謝。
2019-11-20 10:35:07
鮮記者會祖德:
您提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請曾玉平同志回答,第二個問題請毛盛勇同志回答。
2019-11-20 10:45:31
曾玉平:
謝謝您的問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是舉世矚目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在數據采集、數據上報以及數據匯總方式等方面,都有創新。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對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的法人單位和產業活動單位采取了全面調查的方式,對個體經營戶是抽樣調查方式。與前幾次普查比,第一次經濟普查,我們對個體戶進行抽樣調查,第二次是全面清查,這次同樣采取抽樣調查。
在普查資料收集和填報上,第一次、第二次經濟普查采取了紙介質方式,第三次采用電子終端上報,這次我們同樣采用電子終端PAD上報,全面推廣手持移動終端設備和電子地圖,實現了數據采集、報送、處理手段的電子化、網絡化、無紙化。這一次進一步擴大了聯網直報范圍,全面應用了行業代碼自動識別賦碼技術,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如果說有哪些創新,有幾個方面:一是全面應用了“五證合一”的改革成果,減輕了調查對象的負擔,減少了普查成本。二是和有關部門加強協調。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有34個國務院有關部門參與普查工作,我們充分運用這些部門的行政資料,比如在基層我們充分運用了市場監管、稅務等部門的資料進行普查對象的清查工作。三是擴大聯網直報范圍,使用手持移動終端采集數據,首次應用行業代碼自動識別賦碼技術,推進了大數據與普查的融合,提高了數據采集效率。
當然,在這次普查工作中,我們也碰到了一些問題。一是普查對象的配合問題。一些普查對象存在思想顧慮,不配合甚至不太愿意接受調查,這種現象還是存在的。二是數據質量。一些中小企業、個體經營戶沒有健全的財務報表、統計臺賬資料。三是普查人員的選調問題。普查的專業性很強、要求很高,在選聘普查人員方面,個別地方也還存在問題。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地黨委政府和各部門共同努力下,這次普查取得了圓滿成功。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加大宣傳力度,動用各種方式加強對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的宣傳,努力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其次,多措并舉提高數據道具製作質量。最后,實行依法普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經濟普查條例》進行普查工作。謝謝。
2019-11-20 10:46:場地佈置11
毛盛勇:
你剛才關心的問題,實際上曾玉平先生已經做了回答。這次普查質量比較高,應該是一次比較成功的經濟“體檢”。通過這次普查,模型我們創新了很多方法,積累了很多經驗,當然也發現了一些以后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剛剛提到的,怎么進一步多措并舉減輕被調查對象的負擔,怎么進一步通過各種手段提高被調查對象的配合程度,怎么進一步更好地使用大數據等新技術,將普查工作更好地融合起來等,我們還需要做進一步探索。
我來回答一下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通過普查發現了什么問題。從今天開始,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所獲得的大量數據,我們將陸續通過各種方式向社會發布。今天發布的數據,只是一部分數據,后面還會陸續發布。
總的來看,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有幾個特點:一是經濟規模和上次經濟普查相比,有大幅度提高。我們從法人單位數、產業活動單位數,可以看出規模是大幅度的擴張。二是結構不斷優化。包括第三產業的企業數占比、從業人員占比、資產占比場地佈置,比五年前都有大幅度提高。三是經濟質量明顯提升。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的從業人員比例、增加值占比、企業數占比,都跟五年前有明顯提高。包括新動能的成長,可圈可點的地方都非常多。
同時,也發現一些短板。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們的供給還有一些短板。在社會領域,如養老、醫療、教育等,這些需求在不斷增長,我們的供給還要進一步增加。再比如,在產業技術進步、研發投入等方面,盡管和五年前比有明顯的增長,但是水平、比例還需要進一步加大。高技術制造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和五年前比有提高,但是還要進一步提高。包括高技術制造業數量比例有所增加,但是跟產業升級、消費需求升級的需要比,還需要進一步加大這方面工作力度。謝謝。
2019-11-20 10:48:44
中新社記者:
四經普之后,統計部門獲得了更加全面的統計數據,是否需要對2018年以及歷史的GDP統計數據進行修訂?另外,媒體也多次報道了統計局將以四經普為契機來推動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請問目前相關工作進展如何?
2019-11-20 10:55:31
鮮祖德:
這個問題請李曉超同志回答。
2019-11-20 10:55:58
李曉超: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首先要說的是,我們將依規對2018年及歷史的GDP數據進行修訂。大家知道,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是要堅持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核算方法。聯合國對GDP核算有明確的文本規定,我國按照聯合國文本的原則和標準,制定我國GDP核算的方法。第二個原則是數據來源。因為核算GDP需要大量數據,只有數據全面、充分,才能按照核算方法核算出GDP。這是國際通行做法,也是國際上各國共同堅持的兩個原則。如果說以上兩個方面發生變化,我們就要對GDP進行修訂。比如說,過去幾年我們曾經對GDP納入研發支出的核算方法變化,開展過歷史GDP修訂。如果說數據來源發生了變化,我們也要對GDP進行修訂。國際上也是這樣做的,比如美國每次經濟普查以后都要對歷史GDP數據進行修訂。
根據我國現行國民經濟核算制度,我國的年度GDP要進行兩次核算。第一次是初步核算,每年年初都要公布上一年的GDP。第二次是對GDP的最終核實,主要是根據年度數據資料、財政決算資料和部門行政記錄等,每年年底都要對上一年初步核算數進行修訂。當遇到經濟普查年份時,還要根據經濟普查提供的更為全面和詳實的數據對當年GDP初步核算數進行修訂。
按照目前的工作安排,我們近日將公布2018年GDP數據的修訂結果。2018年是經濟普查年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涵蓋我國境內從玖陽視覺事第二、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目前,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已圓滿完成,并為GDP核算提供了范圍全面、內容豐富的基礎數據。國家統計局將依據經濟普查數據和相關部門資料按照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對2018年GDP初步核算數進行修訂。
關于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的工作,這是社會普遍關注的一項重大改革,也是中央交辦國家統計局的一項重大統計改革任務。地活動佈置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也就是把過去GDP分級核算改為全國統一核算。過去每級核算每級的,即全國的GDP由國家統計局核算,各省級GDP數據由各省級統計局核算。改革后省級GDP都要由國家統計局統一核算。這項工作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要加快建立國家統一的經濟核算制度。隨后中央深改組第36次會議審議通過《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方案》,國家統計局按照中央的要求進行了認真充分準備,由于這項工作任務量比較大, TC:08designfollow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