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世界互聯網08靠設計模型大會分論壇:分享經濟:創新與治理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fd0944b99486.53529785.

大衛·加里佩烏:

非常感謝蔡斯女士,講的非常精彩,接下來向大家介紹下一位發言人,分享經濟如何在產業升級和轉型中發揮積極作用,接下來的嘉賓就是滴滴出行的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程維先生。他被稱為“全球變局者”、亞洲“數字革新先鋒”的代表。他的演講題目為《分享:優化城市發展結構》,讓我們掌聲歡迎程維先生上臺演講!

20記者會17-12-04 16:00:32廣告設計

滴滴出行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程維:

大家好,我是滴滴的程維,很高興滴滴能夠協辦玖陽視覺這次烏鎮大會的分享經濟的分論壇,忍不住有很多的話想要在分享經濟論壇上跟大家分享,今天來了很多分享經濟的創業企業,像WeWork,還有交通的汽車的自行車的,也有房的,還有教育的,像這樣的大會并不多,一方面所有分享經濟的企業在風口浪尖上發展場地佈置備受矚目,另一方面大家也面臨著非常殘酷的激烈的一競爭,面臨著還并不理解和完全啟動儀式跟上的治理和政策環境,整個智囊和學界對于分享經濟到底是什么,它是未來新的商業模式,還只是租賃經濟的翻版?也還有很多的理論研大型公仔究沒有跟上,所以我想像這樣的分享經濟的論壇可能只是個開始,希望每次的烏鎮峰會都能夠有分享經濟,能夠幫助和見證分享經濟在全球的發展。

過去兩百年很少有人提分享經濟,過去兩百年工業時代的主題是私有化,是擁有經濟,大家都盼著擁有越來越多的商品、產品,城鎮化的進程,所有的人到了城市里面,搬進了一個個的小格子里封閉了起來,所有的工業化的工廠都在生產越來越多的商品,并且鼓勵大家越來越多地擁有,但是看看我們的家里面有多少服裝,有多少食品,有多少玩具,有多少電器,你擁有了以后就不再怎么使用了,有很多的浪費。

2017-12-04 16:00:56

程維:

社會越來越發展,我們擁有的越來越多但是也變的越來越封閉,我們甚至不認識可能跟我們一墻之隔的鄰居是誰。在很多領域里人類擁有了很多的資源、服裝、食品、工業品,但是在那些資源瓶頸的領域不可能每個人都擁有的分享經濟領域開始重新醞釀,我們相信工業時代如果過去兩百年,擁有私密是它的精神,在未來互聯網的時代,分享是互聯網重要的價值觀。

我們可以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擁有手機、電視,但是是不是可以每個人都擁有汽車?在整個交通過去一百多年的發展史里,一百多年前汽車被發明,所有的汽車廠商教育用戶就說我們需要擁有一輛汽車,但是實際上在所有的城市里面,汽車比如北京兩千萬人口,只有五百萬輛汽車,只有20%的人口擁有汽車的時候,整個城市已經不可以再持續發展。

另一面大家不能擁有,但是已經擁有人的使用率又非常低,我們還是看交通的例子,汽車購買了以后大概只有5%的時間在被使用,絕大多數的時間汽車都是閑置在停車場,城市要為95%閑置的汽車建造大量的停車場,所以我們看到路面停滿了汽車,我們只是為了5%的時間使用它一下,但是不得已而去擁有一輛汽車,這樣的時代已經包裝盒延續了一百年,好像碰到了一些瓶頸,不可持續發展,但是怎么解決這樣的問題,并沒有新的思路。

2017-12-04沈浸式體驗 16:02:07

程維:

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搖號、拍賣、限行、收擁堵費和停車費,提高大家擁有汽車的門檻,但是好像不擁有汽車,其他的方式并不能夠方便地解決出行的問題,所以大家還在不斷的搖號和拍賣,未來是屬于智能和共享的是因為互聯網時代之后,本來每個人擁有才能使用的物品可以被智能的角度起來供大家共同使用,開始展場設計有了新的方式,我們可以再思考一下我們是擁有汽車還是為了背后的出行,出行是我們的目的,汽車只是手段。

所以五年前,滴滴在交通領域開始出發,我們希望先把這個城市里面大量閑置的汽車利用起來,和那些沒有被滿足的需求之間對接好。過去五年的時間已經有2100萬的司機加入了汽車分享的隊品牌活動伍,每天有超過兩百多萬的司機在滴滴獲得將近兩百塊錢的收入。

除了把閑置的汽車分享出去,我們希望能夠分享汽車里的每一個座位,今天不光是滴滴的順風車還是快車拼車,得能夠分享出去超過兩百萬個座位。所以先是從存量的資源怎么能夠提高利用率開始去推動分享,提高使用效率,解決供需的不平衡,這是過去五年。在未來五年,我們相信交通會走向共享、智能和新能源的新的階段。

2017記者會-12-04 16:0沈浸式體驗4:19

程維:

一百多年前,是德國的奔馳發明了汽車,美國的福特普及了汽車,我們希望第一代大規模應用的共享新場地佈置能源汽車在中國實現。為了這個理想,我們跟全球的六到八家的車廠正在合作,今天僅僅在中國有將近一百個汽車企業,每年會設計三百個汽車產品,但是這些都是為家庭設計的,我希望從2018年開始,會有十個汽車品牌開始為共享設計汽車,并且第一波大規模投放的共享汽車在201開幕活動9年能夠實現。

2017年,滴滴成立了汽車開放平臺,我們希望在中國扶持一千家小的汽車運營商,未來的平面設計汽車不再是被千百萬個家庭擁有,可能是由成百上千個汽車運營商幫助家庭擁有這些汽車,大家使用就好。

滴滴正在建設面向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服務體系,從滴滴充電到背后的整個維保體系到整個保險體系,希望能夠支持未來三到五年整個共享新能源汽車快速的發展。到2020年的時候,滴滴希望我們的平臺里僅僅在中國擁有超過一百萬輛的共享新能源汽車,能夠迎接新的時代的到來。

2017-12-04 16:05:12

程維:

所以除了交通領域共享快速的發展,我們也看到了今天分享經濟在交通領域碰到的很多挑戰,這些挑戰其實也是所有分享經濟里共同面參展對的。第一是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之中非常激烈的競爭,過度的投入,我相信分享經濟會逐步走向良性的階段,良性理性的競爭和投入。

第二是整個政策研究,經濟研究以及社會治理體系的跟上。過去五年的時間中國分享經濟的發展在很多領域都是引領全球的,我們也相信未來中國一定會有在全球引領的分享經濟的新的政策和治理的理論研究和體系能夠跟上,更好地適應新的時代新的模式的產生。

第三是信用體系,分享經濟的基礎是一套社會化的信用體系,如果沒有信用,我們是不敢讓陌生人到我們的房間里來分享我們的沙發和床,我們是不敢讓陌生人上我們的車,沒有信用體系,我們只能收押金才能讓你騎走自行車。所以信用體系會推動分享經濟的發展,分享經濟也會倒逼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產生和形成,這些挑戰會共同面對。我相信今天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一些挑戰和質疑,但是分享經濟玖陽視覺剛剛開始,未來一百年,分享一定是未來的價值觀。

在交通領域,我們希望新的時代到來以后,大家不需要再去擁有車,使用就好,你沒有擁有汽車,實際上你擁有了所有的汽車,你在上下班的時候可以方便地叫一輛快車,如果去機場可以叫一輛專車,父母來看你可參展以訂一輛記者會豪華車,周末的時候可以帶全家訂一個房車,你沒有必要周末需要用房車而買一輛VR虛擬實境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分享一輛跑車,跑車和玩具是一樣的,即使你擁有它了也不會經常使用它,那為什么不分享出來呢。大家不需要每天都付費,只需要每個月月底甚至年底,就像手機卡移動通信一樣到月底年底統一支付費用就可以。在云端會建設一個交通的智慧助手,大家不用再想應該什么時候出發、路上交通怎么樣、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道路煩心,因為即使你很有經驗也不可能了解每一天實時路況的情況,這些實時的情況應該被一個大數據的引擎統一了解,而它作為助手給每一個用戶作出選擇并且利用相應的工具。

汽車十年以后會有超過50%為共享設計,共享設計的汽車不再是5座或者是7座,5座的車是因為西方的家庭兩個大人加上三個小孩,7座的車再AR擴增實境加上幾個老人,一百多年前一直長成這樣,未來可能有新的形態出現,城市里不需要再為500萬輛的汽車配700萬個停車場,到地方后人下車后汽車就繼續走不需要停,晚上汽車再到集中的充電中心集中充電就好。所以新的交通大時代會向著共享、智能新能源的方向發展。

這樣的一天即將到來,滴滴愿意全力以赴為之努力,也希望所有領域所有行業的分享經濟都能夠發展的越來越好,謝謝大家!

2017-12-04 16:08:22

大衛·加里佩烏:

感謝程維先生,感謝給我們分享您的豐富經驗和遠見卓識,時間還沒有用完,時間掌握的很好。接下來有請WeWork的創始人,該公司為工作和創業人士設計并構建實體和虛擬社區,他將給我們帶來演講,請大家歡迎他。

2017-12活動佈置-04 16:09:55

美國WeWork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亞當·諾依曼:

非常感謝,感謝邀請我。其實我今天話題有一點點的變化,不僅僅是文化而是說要談中國的文化,因為在中國,我不止一次來中國了。在中國的文化中有太多的亮點,我們甚至很多人其實不知道中國的文化,當你來到中國的時候你才會了解到中國的文化。你只有通過去到朋友那里,你問我們的朋友在中國正確的做事方式是什么?建立伙伴的關系是怎樣的?這才是文化的核心。我認為任何的文化都需要我們共性,尤其需要融合中國的創新文化,我今天會分享我的故事,也會注意時間的問題。

我們最開始的業務是做嬰兒衣物工作,當時我們需要做護膝的產品,我知道大家可能對此沒有什么的興趣,但是其實嬰兒喜歡在地上爬,所以要保護好他們的膝蓋,我每年都會來上海4-5次,錢非常的緊張,最后我的錢只夠付我來上海的機票。然后我記得我坐在飛機上的時候,我左右邊的人都睡非常的熟,因為我個子高,非常的不舒服,當時坐的經濟艙,我當時想我要努力的發展,最終實現成功。

2017-12-04 16:11:攤位設計22

亞當·諾依曼:

幾年前我跟我的女朋友在約會的時候,她就問我,你為什么經常飛到中國做嬰兒衣物的產品,你怎么做?她說你想要做有意義的工作的話,你就需要了解你的內心,你想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什么?你有怎樣的力量?你想做什么別人做不了的事情?

所以我就跟我當時的女朋友說,解釋了我想要做的東西,然后她就告訴我,你走在街心上面看大樓的時候,就像男士走在大街上看女士一樣,你的興趣是在大樓上創造社區,所以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的WeWork的工作。

也就是說,我們這一代,就是不AR擴增實境考慮宗教、性別、年齡或者是種族,讓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別人怎么對我們,我們也怎么對別人。所以這樣一種平臺,可以帶給我們更好的優勢,這其實也是分享經濟的一個核心。什么意思呢?如果我們可以分享不同的東西的話,正如程維先生剛剛提到的,我們如果可以分享,那我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錢來追求我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去追求我自己的興趣。這就是我們開始的原因。

2017-12-04 16:16:32

亞當·諾依曼:

當時我在做這個PPT的時候想要找一些非常好的句子來開始我的演講,我就這到這樣一劃,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這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來的。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要有文化,而文化是一生的一件事情,文化是一個承諾。中國如果是一個經濟體的啟動儀式話,那公司在中國發展,在中國之外發展,我們看到中國引進來、走出去,來到中國的這些公司,他們需要去關注中國的文化,運用中國的文化。

那我們WeWork怎么運作呢?現在我們全球有20萬的成員,我們在85個城市都有我們WeWork的中心,而且還在不斷地擴張。當我們選擇好了地址的時候,我們就去到當地,去了解當地的文化,了解他們的原則,了解他們的規章制度,了解當地的社區。所以,我們做的是把這些都用起來,為很多人創造這樣的工作環境。

我們現在面積已經高達2千萬平方米,到2019年的時候我們還會新增兩百到三百萬平方米。在未來3-4年,我們可以說是全球最大的這樣的一個共享辦公空間。我們的目的就是為大家提供這樣一個平臺,就比如說有一些中小型的企業,他們有非常好的想法,但是他們沒有自己的辦公室,所以我們給他們就提供這樣的辦公空間,我們這些中小型企業家與其他的中小型企業家共享這個工作環境,共享這個電力,共享整個的工作場所,而且大家能夠彼此都取得成功。

如果你失敗了,你周圍與你一起發展的人他們也會一道具製作直支持你,再發展下去,如果你在我們會員的話,你也可以與同在展覽策劃這個空間的這些企業一起合作共同成長,我們推出各種各樣的做法,我們也在關注中國在當地推出的一些項目,中國推出“雙創”概念,在WeWork,我們也是支持這樣的創意。大型公仔

比如說你去到我們的WeWork空間,你就知道雙創大概是個什么概念,比如是有個公司,從原來的很少的員工,最終擴張到很大的大公司,如果我們能夠幫助這些企業家幫他們成長,那么他們成長的機會就會更大,共享經濟下越來越企業形成這種關系和聯系,并且創造更多公司,改變更多人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同,每天都可以給我們帶來不同。

2017-12-04 16:全息投影21:44

亞當·諾依曼:

“一帶一路”倡議非常不錯,這是非常好的一種投資,包裝盒非常有意義,WeWork幾乎出現在“一帶一路”沿線所有國家,在未來,“一帶一路”將會進一步將中國與中亞、南亞、歐洲全球聯系在一起,并且關注自己做的事情,來真正的實現大家的共同的成功。

我們剛剛展望了未來,未來的十年,比如說程維先生剛剛也談到滴滴的發展,中國的經濟也可能很快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這給中國的經濟,中國的企業也會帶來很多的玖陽視覺機會,一方面每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比如說中國公司想要去新加坡去其他的國家,或者說成是,比如說在倫敦辦自己辦事處的時候,他們就需要了解當地的文化,但這并不意味著就要放棄自己的文化,而是吸取當地的文化的精髓,在兩者的結合下,真正創造融合的文化,這是一點。

第二點,中國的小企業家大圖輸出可能從一個私人的公司變成數百人的公司,通過WeWork,你可以擁有辦公平臺你可以用出行的平臺,比如說其他的平臺可以幫助發展。

WeWork最開始進入中國的時候,我們花了一年的時間去見當地企業家、創業人士,去了解他們。有的時候,我們現在甚至都敢說,如果你在沒有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你都不可以說是國際的公司,我們學習了很多了解中國的企業,了解中國的企業家,我們也認識到,我們可以幫助中國發展,全球現在的很多公司都想要來中國,他們就會找到我們,問我們,我們怎么進入中國的市場,我們會告訴他,有的時候非常難,但是你要來這里學習,來這里問問題,去了解中國。

有的人問我說你每年來中國幾次?我說來中國一次,他說你來一次不能成功的,你要隨時了解中國的變化。中國的經濟發展的非常快,并且鼓勵公司走出去,與此同時吸引外資進入中國,而要實現本地化,我們就要了解當地的文化,而如果我們融入當地的經濟,我們就能實現騰飛和發展,明年我們就會在這些城市有我們的辦公區域。

這些城市都是世界的朋友,他們已經做好準備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公司我們是企業,我們也提供服務,我們可以幫助你解決文化發展、法律問題企業模式問題,我們在這里就是要支持大家、支持企業,做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你真的做你想做的事情,你就能夠創造世界,我們的使命就是幫助人們開創生活,而不止生存。

如果你想要做的話,我們可以幫助你,一切都可以變得越來越美好,謝謝。

2017-12-04 16:25:27

  

TC:08designfollow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